《英雄年代》手游官方网站:春秋五霸哪五霸? 战国七雄哪七雄?

2024-06-19

英雄年代》手游官方网站:春秋五霸哪五霸? 战国七雄哪七雄?

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、宋襄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此说见于《白虎通·号篇》。

另一说是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阖闾、越王勾践。此说见于王褒《四子论道德》。

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,推动国家统一,“九州平天下”,成为**个霸主。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,在政治、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,使齐国强大起来。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,举起“尊王攘夷”的旗帜,即以尊崇周王室的名义,联合诸侯对抗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,还派兵阻拦南方强国楚国北进,从而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。后来齐桓公在蔡丘召开诸侯会议,周王室也派人参加,正式承认齐桓公霸权。

下一个称霸者是晋文公。公元前633年,楚成王率领楚、郑、陈等国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援。晋文公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,拉拢齐、秦参战,壮大了自己的势力。随后,又改善晋国与曹、魏的关系,孤立楚国。这时,楚相子舆大怒,派兵攻打晋军。

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利刃,选择合适的作战时机,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。古代行军三十里叫一棚,九十里为三棚。晋军“后退三棚”,退守魏国城濮(今山东别县)。城濮距离晋国较近,补给补给方便,也便于与齐、秦、宋等盟军会合集中兵力。公元前632年四月,晋楚军展开决战。晋军诱敌深入境内,楚军被围歼。城濮之战在军事上开创了先让后反的**典范。此后,晋文公邀请周襄王在建土(今河南广武)会见诸侯。 周天子封晋文公为“侯伯”,赏赐黑色和红色的弓箭,表示允许他自由征战,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。

齐桓公死后,宋襄公想称霸。周襄王十三年(公元前639年)春,宋、齐、楚三国国王齐 ...

齐国称霸时,楚国受齐国压制,停止北进,转而向东吞并一些小国,逐渐强大起来。齐国落后,楚国便向北扩张,与晋国争霸。公元前598年五霸七雄,楚庄王率军在毕(今河南郑州)与晋军作战,大败晋国。中原各国纷纷背弃晋国,投奔楚国,楚庄王重新成为中原霸主。

晋国称霸之时,西方的秦国也逐渐强大起来。秦穆公向东企图称霸中原,但因东路被晋国堵死,便向西兼并了十几个小国,称霸函谷关以西地区,史称“一统西戎”。“兼十二国,开千里之地”(《韩非子·十过》)。

后来,吴、越相继强大,在东南争夺霸权。公元前494年,吴王夫差攻打越国,把越王勾践围困于会稽(今浙江绍兴),迫使越国投降,随后又大败齐军。公元前482年,他在黄池(今河南封丘附近)与诸侯会盟,取得霸权。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,宿草尝胆,决心报仇,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由弱转强,灭掉了吴国。勾践趁势北上英雄年代手游,在许(今山东蓟县)与齐、晋等诸侯会盟,成为霸主。

诸侯争霸,是周王权衰弱的表现。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(今河南洛阳)后,周王室日渐衰弱。过去,天子统领诸侯,“礼乐征战,天子定”。现在这些大权都落到诸侯手中,“礼乐征战,诸侯定”,“乐征战,臣定”,甚至“大臣把持国家号令”。新兴的地主阶级奋起夺权。周朝的奴隶制制度,处于“礼坏乐崩”的状态。

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,宋襄公、吴王阖闾未能入选五霸,结合两史说法,剔除不配者,齐桓公姜小白、晋文公姬重耳、楚庄王糜鲁、秦穆公嬴人浩、越王勾践才是真正可以称为“春秋五霸”的五位功臣!

定义:战国七雄是指历史上东周和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。春秋时期的无数战争(5)使诸侯国大大减少。到了战国时期,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是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。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为“战国七雄”。

“春秋五霸”是指春秋时期经过激烈的竞争而成为霸主的诸侯,历史上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齐桓公、宋襄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

另一派是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阖闾、越王勾践。

战国七雄是指秦始皇、秦昭襄王、齐威王、秦孝公、魏惠王、燕昭王、赵武灵王。

秦始皇是嬴氏后裔,姓嬴,名郑五霸指的是哪五霸七雄,史载当时称嬴政,因他生于赵国,母亲是赵国人,所以又称赵政。

秦昭襄王(公元前324年—前251年),秦武王同母异父的弟弟,名泽,又号姬。战国时期的秦王,在位时间公元前306年—前251年。秦昭襄王初由其母宣太后执政,其外甥魏冉为相。史载“秦王年幼,宣太后治理国事,魏冉亲政,秦国震动”。魏冉任用白起为将,先后破三晋、齐、楚,取魏国河东、南阳,楚国乾中,楚国都郢(今湖北江陵西北)。 公元前266年,赵王听从魏国范雎的话,夺取了宣太后、魏冉等人的政权,任命范雎为相国,改变远交近攻的战略,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西北)大败赵军。公元前256年灭亡了东周,为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
齐威王田隐齐,公元前356年,其父齐桓公死后,齐威王即位,到公元前319年在位,在位37年。

秦孝公(公元前382年—公元前338年),公元前361年即位,在位24年。

秦孝公秦献公之子赢渠梁在秦国比较落后、受到东方列国歧视的情况下即位,任用卫鞅为相,实行改革,即“商鞅变法”,鼓励生产,论功行赏,实行包干制,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进程,国力迅速提高。秦孝公于公元前338年去世,享年45岁。他死后,商鞅被杀,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,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。

齐威王(-公元前320年)公元前356年即位,在位36年

齐威王田隐齐,齐王本姓姜《英雄年代》手游官方网站:春秋五霸哪五霸? 战国七雄哪七雄?,是姜子牙的后代。齐威王的祖父废黜了齐王,自立为齐王。齐威王在位三代,十分重视选拔人才,任用孙膑为军事统帅,两次大败魏军,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。从此魏国再也没有恢复过来。齐威王也听取谏言,邹忌的《齐王谏言》就是写齐威王的。他在位三十六年,公元前320年去世。

魏惠王(-公元前319年)于公元前369年即位,在位50年

魏惠王魏灵王是魏武侯的儿子。他即位时魏国正处于鼎盛时期,但在之后的战争中,魏国被齐国打败,国力日衰。魏灵王于公元前319年去世。

燕昭王(-公元前279年)于公元前311年即位,在位32年

燕昭王姬之,是周昭公第三十八代孙。燕是战国七雄中最小的一个,屡屡败于齐国。燕昭王发誓要报仇,用重金广纳贤士,招揽了乐毅等人。公元前284年五霸指的是哪五霸七雄,燕国联合赵、楚、韩、魏四国攻齐,大败齐军,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。公元前279年,燕昭王去世。

赵武灵王(-公元前295年)于公元前325年即位,在位27年

赵雍,赵武灵王。赵是“三家分晋”后建立的藩属国。赵武灵王即位时,屡遭匈奴入侵,他推行改革,“胡服骑射”,赏赐农耕、征战,国力日渐增强。公元前298年,他把王位让给儿子何氏,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,赵国一片混乱。

文章为网络采集,不代表本站观点!

分享